——有利因素
(1)中式古典家具受到国际、国内关注和认可,中国风盛行
中式古典家具行业发展几十年来,因其本身所含有的独特工艺、文化内涵,以及作为集投资、收藏、鉴赏、实用等多元价值于一身的高端消费品,它从之前的只被少部分人所熟知,发展到现在,吸引了社会大众的青睐。
2)国家文化促进政策,助力中式古典家具行业发展
2014 年 3 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文化合作和竞争,把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推向世界。此外,国务院还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和《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文化产业与金融业“跨界融合”。2014 年 8 月,文化部、财政部出台《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各地实施“一地(县、镇、村)一品”战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品牌。各类文化利好政策的出台,对推动我国中式古典家具产业的文化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3)中式古典家具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形式多样,百家争鸣
全国的中式古典家具企业数量已经在整个家具行业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呈现良好的上升势头,中式古典家具产业产值也将超千亿,同时,全国各地的产业集群效应也越来越显现,比如中山、江门、福建仙游、浙江东阳、江苏常熟等;另外从形式上看,一些颇具规模的红木文化产业综合体很快发展起来,跳脱了“前店后厂”的传统格局,比如仙游的工艺美术博览城、江门台山的红木艺术博览城、中山大涌的红木博览城、北京的红博馆等,这些文化项目都以红木为主题,集旅游、商业、鉴赏、论坛等功能为一体,将传统文化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传播出去,很具特色,使得中国中式古典家具文化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极大拓展。
(4)中式古典家具行业在原材种类、设计水平、营销渠道等方面实现大跨步发展
中式古典家具因其原材的稀缺性,为本身注入了较大的价值,行业上也一度出现唯“材”论,认为只有三大贡木才是最好的,但在现今可持续发展理念盛行的时代下,中式古典家具企业不再将目光集中在哪几种木材上,选择越来越多样化。
在产品的设计上,行业也逐渐由单纯的仿古家具,拓展至鼓励原创、与国际设计水平看齐的阶段。特别是从我们中国家具协会每年举办的“金斧奖”设计大赛,以及各省举办的家具设计大赛上,都可以发现一些有新意、有内涵的中式古典家具作品,同时,一些中式古典家具企业也从本身的家具特色出发,推出“新中式设计大赛”、“中式养生红木家具设计大赛”等,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得奖作品一经企业推出,也受到消费者喜爱。
在营销渠道上,中式古典家具企业也与时俱进,顺应互联网革命的潮流,尝试了微信营销、掌上商城和电商营销等新型的营销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利因素
(1)原材料市场问题
一方面,由于前期过度采伐,导致市场部分名贵硬木的大料好料难寻,2014年国际名贵硬木原料产地相继发布名贵原木暂停出口或禁止出口的官方政策,对名贵硬木进口形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游资的撤离抛售,导致部分名贵硬木市场价格波动明显,扰乱了名贵硬木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阶段性产品供过于求
受前期大规模涌现的投资性需求的影响,导致市场名贵硬木原料及制品供求关系严重失衡,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而同期,原料市场抢购推高了原料价格,随着投资性需求的撤离,市场常规需求难以支撑市场供给,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效益也随之下滑,质量下降,进而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中式古典家具行业仍属传统初级制造业,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资源消耗大、产品设计单一,产品整体质量有待提高,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与淘汰落后产能迫在眉睫。
(3)产品开发能力薄弱
目前市场上名贵硬木制品设计单一现象明显,近 90%以上的名贵硬木制品属于仿古类产品,创新意识薄弱;另一方面,产品设计简单抄袭严重,使得大企业无意增加设计投入,而小企业又无力承担设计成本,产品设计问题已经影响到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4)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名贵硬木制品市场鱼龙混杂,有些企业将产品以次充好、有些企业拿木材“偷梁换柱”、还有些企业利用消费者对名贵硬木知识不了解的这一现实,在价格上欺骗消费者。各种问题的出现,不仅伤害了消费者,更多的是扰乱了中式古典家具市场秩序。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者的需求。